欧美日韩国产激情_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_久久亚洲欧美_操欧美老女人

A+廣告

上坪古村復興計劃之大夫第篇

何崴,1973年出生于北京。清華大學建筑學學士,德國斯圖加特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碩士,中央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博士;現任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副教授,三文建筑工作室創始人,德國Professional Lighting Design雜志中文版執行主編,是中國當前最活躍的建筑師之一,同時也是資深媒體人,燈光藝術家和獨立策展人。

何崴長期從事建筑、城市、藝術、燈光等跨領域研究和創作,在國內外發表數十篇論文及多部著作。近年來,持續關注中國鄉土建筑和鄉村的復興,其代表作品曾獲住建部田園建筑優秀作品一等獎、中國建筑創作獎銀獎、2014WAACA中國建筑獎社會公平獎大獎,2015臺灣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大獎,美國HD Award民宿/經濟類酒店類大獎、英國Blueprint Award獎等十多項國內、國際獎項,刊登于美國Architecture Record,英國劍橋大學arq(Architectural Research Quarterly)等多家國內外權威媒體上,并多次參加包括威尼斯建筑雙年展、韓國光州雙年展、中國設計大展、北京國際設計周在內的國內外設計和藝術展覽并獲獎。

何崴的設計強調新建筑與原有建筑,所在環境的關系,設計概念往往從所在地的地理、自然、人文條件,以及原有建筑的獨特性出發,將新建筑與所在場地進行有機融合。何崴善于從地方傳統建筑和建構邏輯中提取素材,并轉化為當代設計語言。

案例展示案例詳情

        蓮舍

        蓮舍是雜物間改造的茶室,也暗示了“廉潔”之意。原本的雜物間位于大夫第旁邊的一個水塘邊,水塘的存在使雜物間成為區域內最顯眼的視覺焦點。設計保留了原有建筑的毛石圍擋,只對上層的木結構進行了整修,將之改造為一個水邊的茶室。原有的老木材被盡量保留下來,重復使用;在朝向水面的一面,落地門窗和架在水上的平臺加強了建筑與水景的關系,也給新的使用者一個臨水而居的感覺。水塘內的景觀也被重新梳理,原本半閑置的狀態被新的景觀元素——荷花所替代,從而與新改造的茶室向呼應。





        戲臺和筍榨

        在大夫第門樓、圈里酒吧和圈外會議室之間,原場地中有兩處棚架,它們原來的用途是用于榨筍,制作筍干。設計師認為它們的存在很好的詮釋了鄉村的氣氛,于是棚架被保留下來,適當的進行整修,但力求保持一種搭建的隨意性。安放筍榨的棚架仍然作為制筍的空間(遺憾的是原來的筍榨農民不肯留下,只能從別處移來另一架筍榨),在清明前后,它仍然可以進行生產,同時也為村莊的旅游提供了一種體驗活動。另一座棚架的用途進行了調整,平時它可以作為一個涼亭被使用;在特點時間,它又會變身為鄉村傳統戲劇的表演舞臺,而此時周邊的建筑窗口則成為觀賞表演的最佳位置。





        項目名稱:上坪古村復興計劃之大夫第篇

        項目地點: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溪源鄉

        業主:溪源鄉人民政府

        設計面積:2700平方米

        設計時間:2016年8月-2016年11月

        建造時間:2016年11月-2017年12月

        照明設計: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張昕工作室

        照明設計團隊:張昕、韓曉偉、周軒宇、牛本田

        室內施工圖設計:北京鴻尚國際設計有限公司

        攝影:周夢


        熱點閱讀:

        上坪古村復興計劃

        一座“懸浮”在百米絕壁之上的美術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