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思建筑(MIX ARCHITECTURE)2016年成立于江蘇南京,是一家立足于長三角的多元化建筑設計研究型工作室,針對快速變化發展的社會現實,提供具有國際視野的建筑、規劃、室內、景觀等復合的設計服務。
項目主創團隊皆具有多年國內著名事務所及設計公司的工作背景,經過兩年的項目實踐和積累團隊快速成長,項目類型日益豐富。我們強調綜合全面的研究方式,充分理解項目中的文化積淀、城市環境、歷史背景、社會現狀,提出清晰、簡明、直接并且有創造性的解決方案。
未來我們希望通過對空間的創造性、細節的把控、3D打印建造等新興材料或科技的使用,從城市發展、更新改造、村落實踐等多個方面進一步的拓展,為社會創造最理想的空間場所。
編輯:賈楠
建筑設計:米思建筑
設計團隊:唐濤、周蘇寧、吳子夜、尉竹君、彭斌
項目概況
2017年米思建筑受春沁園生態農場的委托,對儀征市北部清水村生態農場中的一座陽光大棚進行改造設計。農場主希望以較少的投入對其功能進行調整,以宴會廳作為主要使用功能,將其利益最大化。
陽光大棚本體是鄉村農場中常見的混凝土基礎、輕鋼結構加陽光板的建筑形式,作為培育經濟苗木所用。經過實地調研,我們發現,該項目本身比較孤立,周邊環境以未經開發的鄉村為主,亦無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城市人口到達也不是十分便利。因此,如何突破種種限制條件,盡可能挖掘項目本身的潛能,并找到提升空間價值的突破口,有效激發當地鄉村的活力是我們在整個設計過程當中不斷需要思辨和解決的問題。
設計概念
設計始于鄉村,終于鄉村。我們的設計概念源于一個鄉村場景:藍藍的天空、無垠的田野、蛙聲蟬鳴、樹蔭下空氣的芬芳沁人心脾。它吸引你靠近,駐留,或憩息,或玩鬧。日月盈昃,寒來暑往,你能感受到它的庇護,你也能感受到自然的力量。
空間營造
設計一改常見的中軸一字式宴會空間模式,調整為以中心舞臺為基點的圓形放射型宴會空間,形成場所的向心性與均好性。赴宴之人不再有主次之別,輕重之分,均能感受到賓至如歸。材料選擇上因地制宜體現鄉村元素,利用農場中種植的紅豆杉苗木圍合場所空間形成真實的林蔭背景,紅豆杉釋放氧氣提升了場所的氣候條件。黃褐竹編織成十二個樹形立柱,不僅隱藏了原有建筑的鋼立柱,削弱了其工業痕跡,同時也以抽象形態呈現出大樹底下的空間形態,形成林中的宴會廳。地面采用水泥拋光路面,青石子地面、草地、花田綜合處理。功能上服務與被服務空間一目了然,流線合理,互不干擾。
產業轉型
進入運營階段后我們驚喜地發現真實的社會活動需求遠遠超出了設計的預期。最初設想的空間僅僅作為婚禮生日等宴會功能使用,如今被更廣泛的社會活動需求所選擇,如地方馬拉松隊年會、鄉村歌手的音樂演出、娛樂節目的場,今后還將有企業產品的發布會。這些客觀的、真實的社會活動需求為農場產業轉型提供了額外的契機,人們慕名前往,使它的用途更加多元化,更加出人意料,這將不斷提升它的價值,同時也為這片鄉村帶來了更多的活力與激情。
一些思考
對空間的追求是建筑師與生俱來的信仰,空間以感性為起點,以理性為終點,當它建成后,它就靜靜矗立在那里,注視著上演的一幕幕真實的場景,啟幕謝幕,風起云涌,它巋然不動。絕大多數時候,建筑師為它安排了某些具體的、特定的功能,比如本案大棚中的宴會廳,然而更多時候,它不一定會按照建筑師導演的軌跡前行,它也許能夠承擔更多的職責,發揮更大的能力,體現更多的價值。這是設計能夠帶來的價值,也是我們一直希望看到的——設計為社會、為鄉村帶來的真正改變。
大棚平面
剖透視
場所多樣功能組合分析
項目名稱:春沁園休閑農莊生態大棚改造實踐
項目地址:江蘇省儀征市真州鎮清水村春沁園休閑農莊
建筑設計:米思建筑
設計團隊:唐濤、周蘇寧、吳子夜、尉竹君、彭斌
設計時間:2017.07
竣工時間:2018.01
建筑面積:6800平方米
施工團隊:儀征市觀水領建設服務有限公司
項目攝影:叢林、米思建筑
文稿撰寫:唐濤
米思建筑(MIX ARCHITECTURE)2016年成立于江蘇南京,是一家立足于長三角的多元化建筑設計研究型工作室,針對快速變化發展的社會現實,提供具有國際視野的建筑、規劃、室內、景觀等復合的設計服務。
項目主創團隊皆具有多年國內著名事務所及設計公司的工作背景,經過兩年的項目實踐和積累團隊快速成長,項目類型日益豐富。我們強調綜合全面的研究方式,充分理解項目中的文化積淀、城市環境、歷史背景、社會現狀,提出清晰、簡明、直接并且有創造性的解決方案。
未來我們希望通過對空間的創造性、細節的把控、3D打印建造等新興材料或科技的使用,從城市發展、更新改造、村落實踐等多個方面進一步的拓展,為社會創造最理想的空間場所。
熱點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