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激情_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_久久亚洲欧美_操欧美老女人

A+廣告

展覽《容器·酵母·燈塔——何崴的鄉村建筑實踐》于法原博物館正式開幕


       2024年4月14日下午,展覽《容器·酵母·燈塔——何崴的鄉村建筑實踐》于法原博物館(北京市東城區前門東路大江胡同85號吉州會館內)正式開幕。作為中央美術學院2022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新發展理念下鄉村振興藝術設計戰略研究(項目批準號:22ZD16)的階段性成果,本展覽聚焦新時代語境下的鄉村環境和空間設計議題。




       開幕式由法原博物館館長朱小地主持。首先由學術主持呂品晶教授,策展人左靖介紹展覽的基本情況;之后住建部村鎮司一級巡視員董紅梅、中央美術學院劉培元副書記、清華大學張杰教授、中央美術學院傅祎教授分別致辭。參展設計師何崴隨后以“容器、酵母、燈塔”為題,闡述了展覽的核心理念,及自己對鄉村建筑實踐的系統性方法,并擔任展覽導覽。



法原博物館館長朱小地主持開幕式



中央美術學院呂品晶副院長致辭



策展人左靖致辭



住建部村鎮司一級巡視員董紅梅致辭



全國勘察設計大師張杰教授致辭



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傅祎書記致辭



何崴教授闡述展覽的核心理念


       出席開幕式的嘉賓包括:住建部村鎮司一級巡視員董紅梅,中央美術學院副書記、紀委書記劉培元,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呂品晶教授,全國勘察設計大師、清華大學張杰教授,清華大學許懋彥教授、王路教授、張昕教授、羅德胤教授,天津大學張昕楠教授,北京建筑大學穆鈞教授,人民大學藝術學院陳炯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李人慶副研究員,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筑師郭海鞍,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霍小衛,北京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王小工,清華建筑設計研究院產業園區研究中心主任廉毅銳,著名建筑師何勍、房木生、羅宇杰等。作為展覽的學術支持單位,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傅祎教授、周宇舫教授、程啟明教授、何可人教授、侯曉蕾教授、劉文豹教授、韓文強教授、王子耕副教授、羅晶副教授、李賓副教授,史洋副教授、黃良福等老師也出席了開幕式。A+設計師聯盟等十余家媒體進行了現場報道。


       本次展覽重點展示了何崴主持設計的六個鄉村案例:西河糧油博物館及村民活動中心(2013-2014年)、上坪古村復興計劃(2016-2017年)、宰灣村空間提升計劃(2020-2021年)、永春新時代農村社區(2019-2021年)、造幣局民宿(2019-2020年)和石窩劇場(2019)。這些鄉村案例既反映了何崴及其團隊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試圖解決不同問題的鄉村實踐,也如左靖在前言中所述:為觀眾提供了十年來何崴對于鄉村空間的編織、構造與活化,對于建筑師身份認同的探尋與回歸,并使鄉村的情感、記憶和歸屬感得以重建的心路與理路歷程。


嘉賓在何崴教授導引下參觀展覽


       展覽分為前言、理念闡述、關鍵詞、案例、大事記、鄉村實踐地圖、集評幾個部分。展覽內容圍繞“鄉村建筑的作用”、“鄉村建筑師的身份”、“鄉村建筑設計的方法”三個維度展開。通過“弱設計”、“容器、酵母、燈塔”、“建筑師的多元身份”、“總體設計”、“社會設計”、“顯化設計”、“5-3-2法則”七組關鍵詞及六個鄉村案例,立體的展示了中央美術學院何崴老師及其團隊2013至2023年十年間的鄉村建筑實踐和思考。








       導覽后進入研討環節。研討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主題:“鄉村與新鄉村建設”,第二部分主題:“傳承與演繹”。嘉賓們對本次展覽進行了評價,大家一致認為本次展覽雖小而精,很有代表性,一方面,展覽是何崴教授及其團隊的個體歷程和成果,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在鄉村振興背景下,中國建筑學人投身鄉村工作,進行創作實踐的普遍性。






展覽時間:2024年4月14日-8月15日

展覽地點:法原博物館(北京市東城區前門東路大江胡同85號吉州會館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