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家具企業的模式是市場發展的產物,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傳統模式的弊端也越來越凸顯。近年來,行業內最大的反思便是“家具行業未來的出路在哪里”,如何在市場變幻中提升自己的品牌優勢,走出一條創新的適合市場發展的道路,成為行業的難題。
在這個問題上,“傳統品牌”所面臨的情況要比新興品牌復雜得多,在探索之路上歲月給企業帶來的究竟是厚積薄發的力量還是陳舊僵化的慣性?通過觀察市場的變化,毋庸置疑,任何品牌都必須持續的創新轉型,才能保持事業長青。
近日,小Q無意捕捉到一條訊息:
“由國際大師領銜設計的聯邦家私全新標識將于3月18揭幕亮相”。
聯邦家私1984年成立,作為一個有著33年歷史的傳統品牌,更換標識這一舉動耐人尋味,小Q忍不住想探尋其背后的深意。
聯手國際設計大師 打造新標識&新店面
眾所周知,目前家具行業市場競爭激烈,產品同質化越來越明顯,久而久之,很多品牌在同質化競爭中逐漸失去自己的特色,市場一出現新熱點,便會出現集體“跟風”的現象,不注重品牌原創,以至于品牌風格千篇一律。
據了解,此次為聯邦家私設計新標識的國際大師是被譽為“華人平面設計之父”的靳埭強,靳埭強在業內被稱為“靳叔”,他在80年代初設計的中國銀行標志至今為人稱道,是華人平面設計界當之無愧的大師級人物。同樣的,90年代初聯邦原創設計的“聯邦椅”也是人們心中的經典,被業界譽為“中國現代家具的里程碑”,推動中國現代家具整體上從“無設計”、“仿設計”走向“有設計”階段。他們在市場大潮中沒有盲目選擇跟風,而是大膽創新,創造出各自行業的經典。如今,都曾創造出經典的靳埭強和聯邦家私聯手,或許,一個新的經典會由此誕生,勢必將大大提升聯邦家私的品牌感染力,更加貼近主流用戶。
“華人平面設計之父”靳埭強
除了新標識,聯邦家私的全新商業店面同樣“出身不凡”,其整體設計、以及情景式生活空間的打造是由華人界頂級設計師梁景華操刀。梁景華在業內獲獎無數,小Q有理由相信,這次聯邦家私的全新店面將會在家居行業引發轟動。
設計師 梁景華
但是,品牌要想實現突破,單是更換VI是遠遠不夠的,要想擁有區別于其它品牌的優勢,就要做到從里到外“改頭換臉”,所以無論是在產品設計、商業模式、營銷服務上都亟需創新。要做出這么大的動作,需要十足的魄力。
產品設計
聯邦從品牌創立之初便十分注重產品設計,1985年自主設計、制造出第一套原木家具,一上市便引起廣東市場轟動,其樸素的原創意識和品牌意識,推動了國內家具設計行業的快速發展。緊接著,聯邦推出了第二代原木家私,再往后,便是蜚聲海內外的“聯邦椅”,近幾年,聯邦產品年輕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擁有好的設計對于家具品牌至關重要,一個好的設計,其生命力是無窮的,就像“聯邦椅”,如今看來依然魅力十足,同時,好的家具設計對于提升生活品質起著重要作用。據悉,本次展會聯邦也有全新的產品系列推出,值得期待。
商業模式
在商業模式上,聯邦同樣有著勇于開拓的精神。早期的家具企業屬性單一,要么是制造商,要么是銷售商,要么是流通商,而聯邦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便開始推動制造與商業結合的模式,同時也最早在業內提出“營銷共同體”理論,進一步完善家私連鎖經營模式。2010年,聯邦集團北方總部大樓落成,形成一南一北兩個制造基地的全國戰略布局,同時,聯邦還在全國建立了多個二級物流基地,實現了產、供、銷整條供應鏈的協同,這種升級是變革式的。聯邦通過不斷創新商業模式,而其新推出的基于聯邦家私數字化營銷系統打造的商業模式,將極大提升其商業競爭力。
營銷服務
聯邦家私在營銷服務上始終走在行業前沿。1992年聯邦建立連鎖專賣體系,從此走向全國。1994年推出電子商務系統,首次廣泛把電腦運用于家私設計、銷售、查詢服務。1999年聯邦確立了“整體家居”模式,為用戶提供家居空間“一站式解決方案”的銷售和服務,這是一次引領行業發展浪潮的重大創新。2010年聯邦完成了全國戰略布局,即使是三四線城市也基本可實現3天之內產品到達,從而提升了消費者和經銷商的服務品質。2016年,聯邦家私發布了聯邦VR Home,通過3D云設計和VR-home,用科技切實幫助消費者提供解決方案。聯邦家私始終有著滿滿的“用戶服務力”,這對于商業價值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
綜合來看,3月18日聯邦家私全新標識的發布,都不會是一個簡單的標識更迭,作為一個家具行業有著30多年歷程的“老將”,一路走來,聯邦不斷創新,與時俱進。小Q從聯邦內部獲悉,聯邦家私有意將此次發布會作為一個起點,拉開品牌戰略新格局。此外,春節前夕,聯邦集團總裁班子亮相,傅如彪任總裁,李虹瑤、鐘海舟、黃雪晴、聶靖、姜坤任副總裁,這是一個被聯邦內部稱為“聯邦鉆石總裁班子”的新組合。新的組合究竟會帶來哪些新的創新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轉載來自:網易家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