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榜樣》第二期 榜三作品
播出時間:2016年7月9日
設計師:廖奕權
設計師深信一個有創意的工作環境能幫助啟發思維和鼓勵創新,所以,工作室舍棄了傳統的呆板辦公室設計,沒有四四方方像城墻般的間隔,沒有以白色燈光作為主調,取而代之的是以家居的感覺和帶點英倫的玩味設計工作室。
為求達到家的舒適感覺,設計師在入口會議室走廊位置造了一個升起的地臺,地臺下是日式的鞋柜,所有客人和同事們都會在這里換上拖鞋, 像回家一般的進入工作室,有著柔和的燈光和輕音樂。這里有一些小盆栽植物為這個密閉的空間提供新鮮氧氣,以及清淡的花香氣互相呼應,散發著可激發創作力的自然香氣,使氣氛放松。走廊轉角懸掛著的是在威尼斯穆拉諾島手吹制作的白色玻璃水滴吊燈,作為照明用途GLò Incasso 是一件藝術品和放在懸浮的 '水滴' 下面的是相配而形態自由的玻璃片,添加一點趣味。為了增加空間感,鏡子與玻璃的靈活運用是走廊的另一個亮眼點,鏡子背后是組柜,提供更多的收納空間。
走進工作的空間,頓時進入一個以淺色為主調的環境,排列的淺色工作枱和射燈襯托出淺藍綠色的天花,以造成藍天白云的舒適自然感覺。近洗手間的墻壁用上了一般戶外才用到的紅磚,非常耀眼。此外,用長枱取代傳統的工作枱,令所有設計師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借以鼓勵設計師之間的交流和溝通。為了能令設計師爆發創新的意念,工作枱后面放置了乒乓球桌讓員工們娛樂和休息一番,抖擻精神。
大窗戶放置在工作區盡頭讓自然日光進入,這有助于白天避免不必要的照明。通過小小的走廊到洗手間,會發現倫敦的火車鐵路牌子釘在紅磚墻上,配襯著設計師親手掃上油漆并以花瓶改成的洗手盤,還有小小的座地射燈和周邊亮著光的圓鏡子互相配合,樹虅纏著另一塊金屬大鏡子像置身花園當中,為空間加添了生命力和藝術感,讓設計師在工作室有限的空間下享受最自由舒適的創作環境。
乒乓球區后面的是設計師的獨立房間,同樣地裝上了大窗戶讓自然日光進入,有趣的茶壺吊燈、舊式的洗手盤、牛仔布休閑椅和其他古玩的小裝飾和家俱,回應著軟木造的一面墻揉合視覺效果,別出心裁的用上了不同物料且展現了豐富的層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