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激情_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_久久亚洲欧美_操欧美老女人

A+廣告

和光之居 煥照舊城

湯物臣?肯文設計事務所

謝英凱先生于2002年在廣州成立湯物臣?肯文設計事務所,并提出「公共性 開放性 趣味性」這一設計理念, 強調用設計改善人與人、人與環境、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湯物臣?肯文設計事務所是一間創新的設計企業,主張用設計解決社會當下存在的問題,從社會學角度出發,找到釋放生活善意的設計手法,創建善意空間,致力成為不斷改善生活理念的社會型企業。


案例展示案例詳情
        編輯:sally
        項目名稱:2019夢想改造家
        主創設計:謝英凱、田芳

        2019夢想改造家,一對85后CP在老城里的家。




        1個宇宙,9大行星,204個國家,809個島嶼,7個大洋,據說人的一生,大概會遇到2920萬人,而兩個人相愛的幾率大約是0.0000000068。從相遇、相識、相知、相戀到相許,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混合著歡笑,淚水,爭吵,甜蜜…..,能讓兩個人攜手邁入另外一個新的階段,這兩個人必定同時堅守著一顆初心。

        經歷過往三次屬于原生家庭的夢想改造家后,設計師謝英凱本次受到的委托是一對85后的準婚情侶,如何將一個年輕的非原生家庭融入這個在舊城里全新的家,對于設計師謝英凱來說將是一個新的挑戰和嘗試,而他們會在一個怎樣的家開展二人新的生活?讓我們跟著回憶打開這個新家的大門。






【這里沒有我們的故事 但我們將會在這里創造故事】

        這是一棟位于廣州荔灣舊城,建于約20世紀30年代間的三層老宅。在過去的70多年,它經歷了時代、環境、居住者一代一代傳承的變化,曾經有趣的人、物、故事讓這棟古建筑的風骨滲入到靈魂,同時,歲月的洗禮也賦予它破舊、滄桑的一面。 


▲原主人家族合照

        年幼時在大院敞開家門嬉笑玩耍,在老廣石板街到處竄走的記憶,讓兩位共同懷著戀舊情節的85后委托人在旁人無法理解的堅持下買下這間老宅作為他們的婚房,準備開啟他們新的生活。

▲兩位新主人兒時舊照


        “東西越舊,越有味道,因為它承載了一小段歷史、舊主人的一份情思,還有歲月賦予它的一絲魅力”

        無人問津的老宅、毫無生氣的舊區,因為他們的到來而漸漸甦醒,慢慢復活。

        老城區空心化嚴重,一對年輕的準婚情侶,如何能讓他們自然地融入舊社區生活是重要的考慮方向,同時也希望藉由這個機會,讓更多年輕的活力能回歸老城,活化舊建筑的同時也活化舊城。


 ▲舊建周邊筑航拍圖


        面對已經被立為危險樓房,白蟻蛀蝕、經常浸水、昏暗無光、與鄰居共墻共窗等等的現實問題,如何植入85后初創家庭該有的年輕元素同時融合他們埋在心里的戀舊情懷來改造這間老宅,成為困擾設計師團隊的難點。


 ▲原建筑舊貌


        除了要解決房子的物理結構問題外,還需要對這個初創家庭未來家庭成員的變化進行預設和計劃,雙方的父母、未來的小朋友,小朋友長大后的考慮;與此同時,兩位準婚委托人除了同是公務員的身份外,男主人的珍貴手辦和書籍,女主人的漢服衣物等等,需要偌大的儲物空間。

        原建筑存在的種種難點,和兩位未來主人對家的構想,設計團隊承載著這個新家的夢想開啟這次的改造。



        老城區綠化空間相對缺乏,那就主動在居所與自然之間尋求絕對的聯系與和諧。在各層小平臺及室內植入綠植,形成彷如一個內外部混合的立體花園,讓鄰里和街坊都能感受絲絲自然綠意,幫助調節城市微氣候。 











        廣州雨水較多,天氣潮濕,原有的結構導致房屋每道雨季便浸水進屋,設計師謝英凱和團隊以最重心的問題作為開端,將整棟建筑地臺提高至800mm。



        由于對整體建筑進行了抬高,為了保留居住者對整個空間視線的開闊性,同時更好利用了地臺空間,首層地面局部下沉,分別形成會客廳和下沉式茶座。








【關于“光”的美學意蘊】


        古語有鑿壁偷光寓意勤奮好學,現今有鑿壁引光洋溢和曦新居。針對原建筑尺度較小,而委托人功能需求較多,團隊第二步做的是使整棟建筑分成兩側,南邊室內體塊退縮,在滿足委托人空間使用需求的同時,使中間形成天井,傾瀉而下的日光在建筑的中心位置上創造出一種豎向的動態感,將自然光線引入到每一個空間,同時改善室內的通風情況。









【錯層設計 讓空間自然進行光合作用】 


        以中間的天井為核心,再將兩邊的建筑設計成錯層結構,無論是光和空氣都能更自由地融入到各個空間中,開放墻體,使各層空間更通透,視覺得以更好延伸。






        樓梯由一樓串聯各層,形成空間體塊,室內動線更加活躍,一方面讓空間與空間之間的互動更明顯, 另一方面令人與人,人與“家”更親密。





多元功能 創造人與空間的親密關系


        錯層的設計讓空間與空間形成縫隙,透過縫隙,家人之間在不同樓層中都能構建一種視覺或聽覺的聯系,形成一種新的陪伴方式,讓這個家創造更多趣性的體驗。





        上下通過縫隙進行連結,利用空間創造流動感




        透過環繞、自由動線,滿足居住者在有限空間中的必要互動關系。









        考慮到這個年輕家庭未來的成員變化,二層起居室滿足既能成為小孩的游戲區域,亦能轉換成另外一個臨時客房適應雙方父母到訪。同時二層的兒童房空間足夠容納兩張床墊,更與起居室兩兩相望,整個空間完全為未來的家庭發展做了充分準備。







        滿足兩位85后的共同消遣,一個隱藏的神秘空間與主臥相通。在主臥躍級而上,滿足CP們在家就能擁有屬于自己專享網咖的心愿;除了下班后放松身心,這個舒壓的娛樂空間同時滿足儲存衣物的功能需求,不浪費一吋的收納空間。






        在室內的軟裝搭配上除了滿足日常功能性需求,還需要營造一個擁有溫度和舒適生活氛圍的家。考慮到兩位85后屋主的戀舊情節,同時延續原建筑的靈魂,室內搭配在當代的元素和復古的情懷達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溫暖的色調與柔和的紋理將“家”的感覺細膩呈現。





        保留原建筑舊樓梯手柄重組設計而成的小茶幾,舊有的生活痕跡與新穎的構思在家的每一個角落散布。“光”為主體元素與素雅的舊角落場景呈現一種恬靜意味,精心挑選的畫作沒有喧婢奪主,而是點到即止地與空間融合為一。








        “除了基本功能,或許要更考慮一個家的親密性。”

        設計師謝英凱及團隊,經過2015、2016、2017到今年2019的改造,由始至終都希望通過設計,讓這個被稱作“家”的房子能有更多可能相遇、可能相聚的空間,思考如何通過空間改變家人的相處模式,甚至是家庭關系。

        平衡人與建筑以及周圍環境之間的關系至關重要,我們,要讓居住者對家有持續的幸福感和居住渴望的氛圍。





▲一層平面圖 1F Plan



▲二層平面圖 2F Plan


▲三層平面圖 3F Plan



▲四層平面圖 4F Plan


建筑解構動畫


項目名稱:2019夢想改造家
項目地址:廣州
項目類型:住宅
項目面積:240m2
設計時間:2019
完成時間:2019.12.22
主創設計師:謝英凱、田芳
項目設計師:羅作滔、 劉天中、余江序、潘晴 
軟裝設計師:李莉、王靖、阮潤斌、袁藝桐 
效果圖設計師:翟遠東、麥媛文 
動畫設計師:翟遠東 
建筑及室內施工方:瑞河裝飾
建筑結構、水電工程:盧永洪、顏工  
燈光顧問:簡永超
工程項目督導:麥錦輝、李志芳 
攝影師:黃早慧、范文耀 、毛迪生
航拍視頻:范文耀



夢改項目部分參與設計師團隊照


謝英凱

湯物臣·肯文創意集團 執行董事/設計總監
法國國立工藝學院(CNAM)工程與設計項目管理碩士
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理事會副理事長
中國建筑學會專家庫專家
廣州美術學院建筑藝術設計學院客座教授
「七+5」公益設計組織聯合創辦人
廣東省陳設藝術協會設計師分會會長


        謝英凱先生于2002年在廣州成立湯物臣?肯文設計事務所,并提出「公共性 開放性 趣味性」這一設計理念, 強調用設計改善人與人、人與環境、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湯物臣?肯文設計事務所是一間創新的設計企業,主張用設計解決社會當下存在的問題,從社會學角度出發,找到釋放生活善意的設計手法,創建善意空間,致力成為不斷改善生活理念的社會型企業。謝英凱先生帶領他的團隊完成了多個優異且具影響力的項目,并多次榮膺國際獎項,其中包括英國 Restaurant & Bar Design Awards、美國 Hospitality Design Award、香港亞太室內設計大獎APIDA、美國 Best Of Year Awards、日本Good Design Award 、德國 iF Design Award、《Interior Design》酒店設計獎、金堂獎、艾特獎、《現代裝飾》國際傳媒獎等。



熱點閱讀:
筑巢 | 光與空間的詩意表達
山海灣:感知自然、書寫人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