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景觀設計事務所于2014年創立于倫敦,自2016年在上海執業。我們提倡將國際創新理念和國內落地精度結合。“FLO”具有流動打破邊界的涵義,既象征著景觀的無窮生命力,也是我們作為設計師定義四維設計對象的度量,用以界定抽象時空中的具象場所。我們希望借由“FLO”提醒自身跳出既定的思維模式,在框外探尋更廣闊的設計可能性。
編輯:sally
項目名稱:義烏天地商業公共街區
景觀設計:FLO景觀設計事務所
引言:義烏這座城市商業脈絡獨特而深遠,蘊藏著豐富的敘事與集體記憶,見證了從“雞毛換糖”市井交易模式到“世界義烏”的貿易巨變。
漂浮的藝術裝置與水景形成對景關系 ©南西空間影像
義烏天地位于城中中路61號下車門核心地塊,是國內標桿性的綜合型開放街區典范,展現出國際風尚與都市生活并蓄的城市風情風貌。街區的景觀設計為義烏天地營造出高辨識度的國際范氣質,以八方市井為脈,拉接古今,融匯中西,使訪客沉浸于“世界的義烏”。
01、從“雞毛換糖”到“世界義烏”
義烏的商貿史十分悠久,從雞毛換糖到流動市集,再到后來的國際商貿城,其高度集成且專業細分的小商品市場緊密鏈接著全球供需。然而,隨著商業與生活方式的快速迭代,面對日益國際化的訪客群體和不斷攀升的消費需求,義烏缺少一個能夠承載高端商業活動、多元文化以及深度體驗的商業公共空間。
互動型景觀為廣場周圍的眾多商鋪賦能 ©南西空間影像
我們希望義烏天地是對于“國際都會形象+在地生活模式”的探索,景觀在尊重本土文脈的同時,也應體現東西文化的融合與啟迪。設計強調公共街區的開放屬性,在這個“處處風情”的城市活力“新市井”,訪客不僅能領略世界義烏的國際形象,也能感受走街串巷的市井氛圍,沉浸在多文化兼糅的在地精致煙火氣當中。
麻石與薄水面景觀在古今之間形成對話 ©南西空間影像
吸引人們拍照的地標性空間節點 ©南西空間影像
02、從“八角井”演繹“八方市”
景觀所構想的“新市井”源于基地中軸線北端的八角井古跡。該井為義烏四大名井之首,開鑿于東晉時期,是官方記載上唯一現存的“富井”。在深入分析其文化脈絡后,我們發現八角井不僅是一處水源,更是能代表下車門歷史發展的印記縮影。設計將“井”元素抽象為“八方市井”的母題,形成具有形式感導向的網格狀肌理,成為義烏天地的隱性視覺符號及下車門的文化載體。
“八方市井、來客八方”的場景理念試圖將國際化風情融入義烏的在地生活,從而構建一個充滿活力與包容性的公共領域,促進不同文化背景人群的交流與互動,進而打造國內頂流的國際范風情商圈。
漂浮的藝術裝置與水景形成對景關系 ©南西空間影像
03、如何解題多元的“街區豐富度”?
義烏天地公共街區的建筑體量多元、風貌各異,我們的首要步驟是梳理義烏天地復雜的街區體系,從而生成可以指導公共空間差異化營造的策略。設計圍繞多元的“風情屬性”對各個街巷進行功能與氛圍的具體深化,除建筑形態、立面材質及業態的多樣化特征考量外,我們對各個廣場及街巷進行了細致的尺度分析與分級,從氛圍入手定義義烏天地的“風情體系”。
街區主要為橫、縱交織的動線布局模式,以T字形公共主軸線串聯起北區及南區兩大地塊;其中,北區為義烏天地核心,通過T字軸向外輻射并鏈接一系列性格鮮明的主題廣場與風情街巷。景觀的主要策略在于注入一街一景的識別度,以豐富多樣的風情感為義烏天地的公共空間立人設,定制出多元的場所面貌與氣質。
濃郁的生活氣息 ©南西空間影像
04、如何圍繞“風情范”解鎖街區腔調?
東廣場 East Square
東廣場位于T字軸的東北端,面向高人流量的城市主路口。作為街區的禮儀性入口,這里透過內凹型的空間格局及特色建筑的紅磚墻背景,構成了義烏天地開敞的迎客界面。入口的藝術裝置塑造出昭示感的地標門戶形象,彌散的廣場鋪裝也借巧妙的材質肌理變化,有效引導人群由外向內部流動。東廣場預留出彈性活動界面,為未來的商運活動運營提供場地條件,使入口區域的氣質與功能和諧統一。
昭示性的地標門戶形象 ©楊明文
地面鋪裝變化引導人群進入街區內部 ©南西空間影像
中央廣場 Central Plaza
中央廣場位于北區中央市集的建筑前場,總面積約1300SQM,是義烏天地街區內最具元氣的活力核心。該廣場設有多模式水效旱噴,霧森、矩陣涌泉、波光跳泉等交替出現,強化著其作為社交與活動樞紐的互動感及凝聚力。旱噴采用特殊水景噴頭和燈光集成選型,有效規避金屬面過多而產生的滑倒等安全隱患。
地標性水景吸引著巨大人流量 ©南西空間影像
中央廣場的大地毯網格鋪裝呼應著市集內部的鋪裝紋樣,室內外一體化拉接,整體風格得到統一與延續。廣場周圍環繞著多家主力店與餐飲外擺,東西兩側的大型香樟樹及石材坐凳為人們提供轉換節奏的休憩節點;以及漂浮的羽毛懸掛裝置,象征義烏“雞毛換糖”的文脈記憶,它們共同構成了天地街區內最具標志的事(市)件場所。
地毯網格鋪裝與建筑內部紋樣相呼應 ©南西空間影像
夜幕下的中央市集建筑前場 ©南西空間影像
下車門北大街 Xiachemen Avenue(North)
下車門大街作為T字軸線串聯南北的關鍵豎軸主街,承擔了從城市氛圍到鄰里氛圍的過渡功能。北大街銜接中央廣場,靠近市集建筑的一側設有輕餐及外擺,生活氣息漸濃。街道的設計借烏桕營造舒適的林蔭漫步環境,利用樹陣與燈柱的序列形成錯落而豐富的景觀層次,并置入休憩節點與景觀小品。藝術家運用糖紙創作的懸掛式彩色亮片藝術裝置,進一步為北大街增添了藝術范的先鋒文化氣質。
烏桕樹與花缽營造出舒適的漫步道 ©南西空間影像
藝術裝置為街巷增添文化氣質 ©南西空間影像
地標性景觀節點 ©南西空間影像
下車門南大街 Xiachemen Avenue(South)
由北向南過渡,下車門南大街的兩側逐步轉換為富有煙火氣的餐飲業態,街道的寬度僅約12米,兩側的建筑尺度感也較為親人。景觀以彈性中軸、兩側通行的界面規劃邏輯進行空間的營造,并透過特色中軸地毯鋪裝,結合軟裝與種植,打造極具親和力的餐飲風情街區。別致的小規格網格狀地毯鋪裝形成富有色彩與肌理變化的中島空間,與中央廣場的大網格鋪裝遙相呼應。我們挑選安坪十大功勞、細葉芒、火星花以及金光菊金色風暴、金光菊秋日暖陽等地被,搭配散尾葵、鶴望蘭、象耳芋、春羽以及龜背竹等花缽植物形成放松而慵懶的精致煙火氣氛圍。
小規格網格狀鋪裝形成富有色彩與肌理變化的中島空間 ©楊明文
城市生活的可能性 ©南西空間影像
放松而慵懶的精致煙火氣氛圍 ©南西空間影像
八角井廣場 Bajiaojing Well Square
下車門的八角井古跡,又稱“富井”。該廣場作為地域文化的延續載體,設計以對話古今為理念,在T字軸的北端打造由八角井古跡為視覺焦點的歷史型廣場。通過古樸的麻石與彰顯歷史感的薄水面營造出呼應天圓地方的向心型紀念空間,在歷史與都市生活之間形成空間對話,實現視覺美感與文化體驗的雙重提升。
向心型的紀念空間 ©楊明文
富井街 Fujing Street
富井街作為義烏天地北區T字軸的橫向主軸,業態多為精品零售,街區尺度較大,串聯起中央廣場及東西兩端的街區入口。景觀遵循簡約而優雅的形象原則,為富井街營造出都會高街形象,提升訪客的體驗與商業價值。富井街西側的街角廣場由雙層的商業建筑連廊所圍合,我們運用紫薇、銀葉金合歡、水果蘭、柳葉星河、藍雪花等地被,搭配油橄欖、菲油果、藍冰柏、銀葉菊、藍霧草等花缽植物,形成層次分明的銀藍花園節點,以輕盈雅致的空間意境為街區增添些許浪漫氣質。
開放的街區生態 ©南西空間影像
綠色植物與紅磚建筑在視覺上形成色彩的互補 ©南西空間影像
不同種類的花缽為街巷增添風情感 ©南西空間影像
琳瑯巷 Linglang Walk
我們將北區東側的琳瑯巷定義為一條藝文范的奇遇巷弄,三層樓高的紅磚建筑烘托出該街道獨特的藝文氣息。琳瑯巷與市集建筑相交的轉角以六株大型香樟樹作為彈性街角廣場的軟邊界,以充滿綠意的包裹感營造出松弛的休憩節點。由香樟樹所圍合的節點廣場進行了場景留白,中心區的鋪裝富有小規格鋪裝的肌理變化,在延續巷弄視覺豐富性的同時,也為未來商運活動預留出良好的場所基底。
綠意包裹的休閑街道 ©南西空間影像
敲糖巷 Qiaotang Walk
義烏天地北區西側的敲糖巷氛圍質樸而親切,這里的建筑風格多樣,街道尺度也較小,我們利用豐富的綠葉型植物及花缽組合增強巷弄的自然親和力。小規格的石材鋪裝呈現出較為市井的氛圍質感,體現了我們對敲糖幫文脈的尊重與傳承。
借小規格的鋪裝肌理界定出空間軟邊界 ©南西空間影像
05、如何定制“軟裝氛圍”凸顯風情個性?
街道軟裝是義烏天地風情感與豐富度得以實現的重要構成要素之一。過程中,我們將標識、店招、燈具、花缽、花箱、花車、外擺、美陳等元素根據街區個性進行了系統原則梳理,從而指導精細化的樣式、材質選型到工藝打樣,與多個專業團隊商討并實現了義烏天地最終的街區氛圍效果。花缽、懸掛花箱、木制花車等元素的造型設計涉及8大區域、38種選型、總數量約746個,共創出義烏天地公共街區獨有的極致風情。
精細化的軟裝設計 ©南西空間影像
曲徑通幽 ©南西空間影像
跨時代的EXCHANGE
義烏天地以下車門的八角井古跡為始,起于文化,終于細節。景觀透過國際風情感的街區設計,為場所打造出強烈的文化認同印記與煙火氣。義烏天地是一座跨時代的城市生活標桿,象征了世界義烏的迭代與更新。國際風貌與市井文化的韻味在這里形成跨時空對話,最終以東西方的“融合與共生”實現從空間到精神層面的城市生活復興。
夜幕下的商鋪外擺空間 ©南西空間影像
轉換節奏的休憩節點與景觀小品 ©南西空間影像
項目名稱:義烏天地商業公共街區
項目功能:混合型街區,商業,公共空間
項目周期:2021.03 - 2024.07
項目地點:浙江,義烏
景觀面積:59000平方米
景觀設計:FLO景觀設計事務所
景觀設計團隊:付凱、莊學硯、陳熙涵、孫建浩、宋勁海、宋美華、鄭清鑫、葛雨鑫、馬宇馳、楊立慧、馬秋野、劉琨、熊陸輝、劉峻僑、王冰毅、王思博
建筑設計:KPF建筑事務所,goa大象設計
施工圖設計單位:上海景觀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軟裝設計顧問:香港鄭中設計事務所,8小時設計工作室
燈光設計顧問:漢都設計顧問(深圳)有限公司
水景設計顧問:上海億澤機電設計事務所,七月合作社
標識設計顧問:上海邑象工業設計有限公司
精裝設計顧問:北京優高雅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幕墻顧問:弗思特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品牌顧問:JWDK哲賀唯品牌策劃(上海)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上海景翊園林科技有限公司,廣州華苑園林股份有限公司
委托機構:華潤置地
項目狀態:建成
攝影師:南西空間影像,楊明文
FLO景觀設計事務所于2014年創立于倫敦,自2016年在上海執業。我們提倡將國際創新理念和國內落地精度結合。“FLO”具有流動打破邊界的涵義,既象征著景觀的無窮生命力,也是我們作為設計師定義四維設計對象的度量,用以界定抽象時空中的具象場所。我們希望借由“FLO”提醒自身跳出既定的思維模式,在框外探尋更廣闊的設計可能性。
FLO作為一個創新型景觀設計事務所,三位合伙人具有國際和國內的豐富實踐經驗,曾分別在如 Gustafson Porter 和 Martha Schwartz等英國知名景觀大師公司任職,負責和參與的項目類型包括城市公共景觀、商業辦公、精品住宅及酒店。我們提倡原創的設計方法,以巧妙的手段創造新的空間敘事與人地關系,力圖在每個項目中呈現“誠實、簡潔、有能量”的獨創設計。
熱點閱讀: